古镇盐工的爱恨情仇:盐骚(49)

采采答应着,等打柴人走了,却仍然向上爬去。从下面往上看,仙人洞好像悬在半空,上下左右都没有路,洞口垂着几根上面掉下来的藤蔓,显然已经很久没有人进去过了。

她看了看脚上的新草鞋,想到新草鞋不打滑,鼓起勇气继续爬。锋利的野草割伤了她的脸,带刺的荆棘刺破了她的手,挂烂了她的衣服。但她全然不顾,终于爬到洞口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饥民(13)

洞壁上刻有一诗:

仙人洞里无春秋,白云深处心悠悠,

烂柯樵子半途客,安得乘风驾玉虬。

千年胜事今朝说,一一重重心练结,

从来流水与高山,更有清风共明月。

采采跟父亲学过一些字,但也不全认得,看了一会儿往里走。洞里阴森森的,她有点害怕。在一处角落,她找到了仙人下棋的棋盘石,石边还有两个石凳,却没有仙人在。

虽然也知道不可能真的遇见仙人,采采还是微微有些失望。她把糖纸和小木人从怀里取出来,小心地放到棋盘石上,跪下来磕了几个头,祷告说:“神仙呀神仙,这糖纸和小木人是我最心爱的东西,送给您,求您让我妈妈的病好起来吧!”

祷告完,采采不敢在洞里多呆,急急忙忙地出来了。下山的路更加不好走,要从几乎垂直的山壁上下到有路的地方去,采采一不留神踩滑了,如一块石头般咕噜咕噜地滚了下去,好在半途被树枝挡住,才没有摔下山崖。

天都黑了,采采才回到江边。常福生正心急火燎地到处找她,阿秀的病让他变得焦虑、暴躁,一见采采跟个小脏孩似的披头散发地出现在面前,衣服也破了,鞋也掉了一只,不由得怒从心起,打了她一巴掌,骂道:“一整天跑哪儿去了?看***病了还在外面到处野,还嫌我不够烦吗?”

采采哆嗦着说:“我……我去……去仙人洞了……”

“没事你跑那儿去干什么?也不说一声,不知道大人会着急吗?”

“我去……去求仙人……让妈妈的病好起来……”

采采这么一说,常福生一下子心软了。仙人洞离江边路途遥远,到了宁河镇还得爬很久的山。那山十分险峻,大人都不一定能上得去,她这么小却一个人自己去了,难怪弄得满身都是伤。看着她衣着单薄,在初春寒冷的江风里冻得瑟瑟发抖,常福生心里很内疚,一把搂过她,哭了:“对不起,爸爸不该打你……”

“爸爸不哭,采采不怪爸爸。”采采懂事地抹去他的泪水,“我求了仙人了,还送了我最宝贝的糖纸和小木人,仙人会让妈妈好起来吗?”

“会的,一定会的!”常福生紧紧地搂着这个小人儿,感受到她小小的身躯带来的温暖,这温暖驱走了他心里的寒凉与无助。

一天晚上,阿秀从昏睡中醒来,显得精神很好。常福生想喂她喝些粥,她摇摇头拒绝,却招手让采采过来。采采来到她身边,她又示意常福生到身边来。常福生搂着她,三个人依偎在一起。

阿秀叹了口气,费力地说道:“福生哥,这辈子嫁了你,又有这么乖的女儿,我没什么不满足的了……我只是放心不下采采,她还小……”

“说这些话做什么?你好好养病,快点好起来,我带你们去重庆城逛逛。那重庆城啊,可真大真热闹,什么吃的穿的用的都有……我以前咋没想到带你们去玩呢?”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铜锣峡(1)

“我好不了了……”阿秀虚弱地笑笑,又对采采说道:“乖女儿,以后你要听爸爸的话,你要记着,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要害怕,妈妈会在天上看着你的……”

“妈妈,你要去和弟弟在一起了吗?”听到妈妈说在天上,采采想起爸爸以前说过弟弟去了天上,便问道。

“是的。”

“为什么不带上我和爸爸呢?”

“妈妈先去,以后你和爸爸也会来的,那时候我们一家人就可以永远在一起了。”

“别说胡话,你会好的!”常福生打断她的话,眼圈红了。“你别胡思乱想,我给你讲个汤二娃捡金棒的故事吧!”

常福生清清嗓子,就绘声绘色地讲起来:“从前有个汤二娃,他在川江把船拉。好逸恶劳贪心大,胡思乱想把财发。一天午后日西斜,拉船路过铜锣峡。汤二举目看四下,乱草丛中放光华。他急忙前去看真假,■起眼睛张嘴巴。呀,我说是个啥家伙,原来是根金棒在这达!

“汤二弯腰忙捡起,眉毛笑成豌豆荚。这下该我发财了,下辈子都不把船拉。要吃啥来就有啥,冬穿皮袍夏穿纱,杀鸡炖髈算个啥,山珍海味买回家。请媒说亲就迎嫁,姑娘要选十七八,彩礼要啥就有啥,非是我汤二把口夸。南京好耍南京耍,苏杭二州去溜达。

“汤二越想心越大,身揣金棒就出发。晓行夜宿拢汉口,找家旅店便住下。皆因水流河沙坝,栈房就有好多家。房屋样子不差上下,东西南北一■拉。汤二包袱交柜就去耍,从早耍到日落下。汤二急忙回客店,他忘了栈房住的哪一家。金棒放在包袱里,汤二心头火辣辣。他找了街上找河坝,找得头闷眼睛花。到手的金棒搞丢了,癞子的脑壳没得法。

“汤二的美梦泡了汤,仍在河下把船拉。常言道:胡思乱想害处大,忠实勤劳才发家。”

采采听了扑哧一笑,说:“爸爸,这个汤二娃好笨哦,住的地方都找不着了。”

“忠实勤劳才发家……唉,你不就是这样吗,可哪能发家呀!”阿秀喃喃说道,叹了口气。“福生哥,我想听你唱船工号子。”

常福生想起阿秀以前来投奔他时,他问她到底喜欢他什么,她就说,喜欢听他唱船工号子……他心里一酸,说道:“好的,我唱。”

天连地来地连天,

龙连沧海凤连山,

佛祖连的雷音寺,

观音又连普陀山。

读书之人连笔砚,

生意买卖连算盘,

下力之人连扁担,

河下船工连篙竿。

“福生哥,我想再听你唱点别的。”

“行,我给你唱个颠倒话。”

清早起来头不对,出门还在屋里头,

瞎子看见人咬狗,捡个狗去打石头,

石头把狗咬一口,咬得石头鲜血流,

从来不说颠倒话,眼睛落到渣渣头,

从来不把倒话讲,眉毛跟着汗水流。

阿秀笑了。带着笑容她慢慢合上了眼睛……从此再也没有醒来……

常福生请了道士来为阿秀做破血湖仪式,他要好好地送她上路。所谓破血湖,就是在灵堂桌下放一碗用红纸泡出颜色来的“血水”,代表“血湖”,亲人跪地喝一小口血湖水,从此为亡者生前生儿育女血污他物而解罪,以祈祷其灵魂早日升天。这是女性亡者才做的丧仪。

阿秀躺在一口薄棺里,葬在了埋虎子的那片山坡上。常福生掩上最后一把土,对她说:“阿秀,你好好去吧,有虎子和你做伴你也不寂寞……我和采采会好好过日子的,你就放心吧……”

采采已经哭了几天,这时候怕父亲伤心,一直强忍着。但眼见母亲被土一点点掩埋,知道从此再也见不到母亲了,不由得又哭了起来。她想不通为什么妈妈说在天上,却被埋进这深深的黑暗的地里。虫子会咬她吗?雨水会淋着她吗?

采采细小的哭声凄婉哀伤,闻之使人落泪。阿秀去了,常福生觉得自己的天都塌了一半,要不是为了身边这个可怜的小人儿,他真想一头跳进江里随她而去……他直起身来,朝着江水大声唱道: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铜锣峡(2)

隔山喊妹山在应,隔河喊妹水应声。

为啥山应你不应,流水有声你无声……

凄凉的声音回荡在江面上,江水依然波澜不惊,几只水鸟在水面盘旋着,带着一个男人撕心裂肺的痛,带着一个小女孩的惶惑无助,朝着远方奔流不息。

这一年,宁河镇上来了个皮影班子。镇上逢年过节有唱戏的,却从来没有过演皮影的,大家都很稀奇,全都拥去看。一时皮影成为茶余饭后人人谈论的话题,皮影班子也被请到当地最好的观今酒楼和鉴古茶楼演出。这个班子演出了许多剧目,什么《唐王西征》、《玉山聚将》、《忠义图》,还有热闹的《孙悟空大闹天宫》,看得大家越看越想看。

采采也听说了演皮影的事,心中痒痒,很想去看,正好常福生跟船拉纤去了,她就一个人带着黄虎去了宁河镇。

来到鉴古茶楼,一看要买门票,采采数数身上的几个铜板,傻眼了。她求守门的让她进去,就只看一眼,但守门的不仅不肯,还一边骂着,一边把她推倒在地上。

采采很委屈,坐在地上哭了起来。这时候,一个身着灰色长衫的中年男人走了出来,问道:“发生什么事了?”

守门的说:“马班主,您不知道,这小孩不买票想白看戏!”

采采哭道:“我不是不愿买,是没那么多钱嘛。我只想进来就看一眼,不知道皮影是啥东西嘛!他不肯也算了,凭什么推我,欺负人!”

马班主伸手扶起她说:“别哭了,跟我进来吧!”

守门的又说:“狗不能带进去!”

采采搂着狗不松手,说:“黄虎跟我从来不分开的。”

马班主见状,说道:“让狗进去吧,有什么让你们老板来跟我说。”

采采高兴了,破涕为笑,带着黄虎进去了。

茶楼里搭着一个戏台子,两边挂着大红的对联,写着:一口述说千古事,两手操作百万兵。马班主带着采采来到后台,只见头顶悬着一根根绳子,上面挂着一个个皮影,好像晾满了衣服一般。地上靠墙放着一些乐器,几只陈旧的大木箱,其中一只的箱盖上放着一叠皮影剧本。幕布后有几盏烛台,还有一本摊开的剧本,上面用红笔画了各种符号,有三角形、圆圈等。

采采好奇地看着这一切,看着各种装扮不同的人物,看着五彩的云朵、桌椅、房屋、花架等布景,想伸手摸一摸那纸人似的皮影又不敢,怯生生的样子很惹人疼爱。马班长递给她一个皮影,她小心地拉一拉支着的木棍,皮影动起来,她笑了,笑容纯真无邪,一朵洁白的花儿似的。

马班主问:“你喜欢皮影吗?以前没见过吧?”

“嗯,真好看!世上还有这么好看的东西呀!”

“你知道皮影是怎么来的吗?它起源于西汉,相传汉武帝刘彻的宠妃李夫人仙逝,武帝悲思不已。方士齐人少翁为武帝排忧解难,精心剪刻了李夫人的画像,晚上在帐中点起灯烛,映出宛如其人的影子。武帝远远望去,李夫人摇曳生姿,栩栩如生。武帝悲叹:是耶,非耶,立而望之,偏何姗姗来迟!后来,这种方法渐渐传到民间,就产生了皮影戏。”

相关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