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皇朝秘史》(156)

  转头看了看仍然沉浸在对“圣门重光”伟业的无尽幻想中一脸傻笑的张四海“江寒青冷冷笑了一下,出声道:”

  四海啊!要实现这个宏愿,可还要仰仗你们几个多多帮忙啊!“从幻想中清醒过来的张四海听江寒青这么一说,顿时受宠若惊地跪倒地上叩头道:”

  少主太抬举属下了!属下哪里有资格给少主帮什么忙啊!只不过为了少主的事业,为了圣门的复兴,属下甘愿效犬马之劳,赴汤蹈火,万死不辞!“江寒青满面欢容,连连点头道:”

  好!四海,好!“。说著在张四海的肩膀上轻轻拍了几下,便扶他站了起来。

  江寒青道:“今天就这样了!我在你这里也不能多呆,免得惹人怀疑!”

  张四海正待出声挽留,江寒青却又接著道:“何炳章那里我就不去找他了。到你这里来我还可以是藉口报答谢救命之恩,去他那里可没有任何藉口。恐怕只要我去一次,皇帝就会立刻在心里想何炳章这小子和江家有勾结。你代我将事情向他说一说,要他和你一起去办吧!记住,万事小心!不要放过任何蛛丝马迹,可疑之处!”

  向张四海挥了挥手,江寒青转过身便待向外走去,却又突然想起了什么来,转头对张四海道:“还有啊,你那两个仆人好像不太懂规矩啊!”

  张四海会意地点了一下头道:“少主英明!这两个仆人是宫里的一个管事太监推荐过来的,说是什么他的远方亲戚。属下不敢得罪他,便收留下来了!哼!现在看来分明是派来监视我的!”

  江寒青冷笑道:“原来是这样!我说刚才这两个家伙怎么会那么不懂规矩……哼!不管他们!你自己多加小心就是了!”

  说完江寒青便也不再停留,便即举步向外行去。

  张四海连忙跟在後面将江寒青直送到了门外,目送他骑马远去方才倒回府内。

 

 

第十集

 

 

【内容简介】

石嫣鹰和阴玉凤彷佛故意跟他作对似的,任他派去催促两人进京面圣的使者是去了一批又一枇,但两人却始终没有动身来京的意思。更让皇帝心焦的最,这两个手握重兵的帝国大元帅就好像私下间有什么勾结一般,拒绝他召见的理由都是一样的:“境外蛮夷异动频繁,近日内恐百巨变!臣身担边疆守卫之重责,当忙紧急之时焉能有丝毫轻举妄动?恳请吾皇恕罪!”皇帝看到两个女人上来的奏摺,当场大发雷霆,将摺子撕了个粉碎!他根本不相信这两个一向为自己所忌惮的女人所说的话。”帝国历史上可从来没有出现过两方蛮族同时寇边的情况啊!两个臭娘们儿串通一气想来骗我!没门儿!”

 

 

第一章 兄弟之间

  立春已经二月有余,天气日渐暖和。新年之后冷清了一段时间的永安府也跟着热闹起来,街道上的人越来越多。经过冬日的短暂沉寂之后,永安府又恢复勃勃的生机。虽然已经过了近四个月的时间,可是皇帝对于邱特人的仇恨却丝毫没有减少。他那对邱特人发动疯狂进攻的愿望反而是变得更加强烈起来。随着春天的到来,道路上的积雪融化,皇帝从各地征调来京城的勤王军队也陆续到达。京城内外的军队数量一时激增到近八十万人,基本恢幂到了当初出征邱特前的驻军水平。由于准备工作还没有完成,皇帝一时之间还不会发动战争,这些军队只能停留在京城周围等待下一步的命令。而如此多的士兵聚集在一起却无所事事,自然只能终日在京城里四处闲逛。这些士兵们一个个游手好闲,到处惹是生非,让城里面的百姓无不大皱眉头。其实皇帝对重新召集的军队观模还算满意,但是他心里理想的统帅人选却还没有到京,他自然不会再像上次那样轻易出兵,他要从石嫣鹰和阴玉凤两人中选出一个人来指挥新的远征邱特军。他明白,这一次的远征绝对不容再有丝毫的闪失,否则他的皇位将会岌岌可危。

  可是石嫣鹰和阴玉凤彷佛故意跟他作对似的,任他派去催促两人进京面圣的使者是去了一批又一枇,但两人却始终没有动身来京的意思。更让皇帝心焦的最,这两个手握重兵的帝国大元帅就好像私下间有什么勾结一般,拒绝他召见的理由都是一样的:“境外蛮夷异动频繁,近日内恐百巨变!臣身担边疆守卫之重责,当忙紧急之时焉能有丝毫轻举妄动?恳请吾皇恕罪!”

  皇帝看到两个女人上来的奏摺,当场大发雷霆,将摺子撕了个粉碎!他根本不相信这两个一向为自己所忌惮的女人所说的话。”

  帝国历史上可从来没有出现过两方蛮族同时寇边的情况啊!两个臭娘们儿串通一气想来骗我!没门儿!”

  不相信两个女人的解释,皇帝对她们这样做的动机产生了深深的疑虑。不过,虽然皇帝不知道这两个精明的女人心里到底打着什么主意,但是他还是能够肯定这两个女人还不致于立刻谋反,毕竟她们的丈夫、家人都还留在京城。她们此刻在边疆造反,换来的必然是家破人亡。饶是如此,皇帝还是觉得这样的行动给自己的统治带来了很大的威胁。他想:这肯定是两个悍妇想出来试探寡人反应的计谋!如果见到寡人好欺负,以后说不定两人就真的要造反了!他意识到如果自己不作出回应,或者说不想办法解决这种局面,以后难保有一天这两个“巾帼英雌”不会做出更过分的事情来。对于两个人的抗旨行为是又气又急,皇帝心里暗自道:“我一定要给她们一点厉害瞧瞧!让她们明白抗旨的后果不是轻易能够承担的!”

  想是这样想,可是皇帝却全然找不到一个有效的办法,可以用来对付这两个不寻常的女人。如果是普通的军队统帅作出抗旨的事情,皇帝只需要一道圣旨便可以将取他的小命,因为军队是忠于皇帝而不是某个将领的。可是这两头“坚牙利齿”的母老虎可不是普通人能比的啊,她们手下的军团是只对自己的统帅负责,要想两人交出兵权,除非派大量军队打败她们手下的军团,否则是绝无可能。而要想击败这两支有“天下无敌”之美誉的“大元帅军团”却不知道要牺牲多少将士才有可能达到目标。

  可是要皇帝假装这件事情根本没有发生过,不去理会阴玉凤和石嫣鹰的抗旨行为,却又不是他的个性所能够容忍的。更何况这件事情早已经在众大臣里传得是沸沸扬扬,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,又怎么能够隐瞒得过去?

  左思右想之后,皇帝决定将这个问题交给大臣们去烦恼。他一边要求当事的江家和李家给出合理的解释,一边要求翊圣、翊宇和王家等方面想出一个解决的办法来。定国公王明德和二皇子翊宇自然便抓住这个机会,在早朝上大肆攻击江家和李家,指责他们有不臣之心,居心叵测,其心可诛。江、李二家的成员自然是当场反击,指责王家和翊宇方面是欲加之罪,何患无辞。至于太子翊圣虽然此时在皇帝面前已经失宠,并且早前也和江寒青达成过携手合作的意愿,可关键时刻却还是担心江、李二家真的造反成功,自己会彻底失去权势,因此在朝廷上对阴玉凤和石嫣鹰的行为进行抨击。一时间,朝廷上下为了这件事情吵得是乌烟瘴气,纷争了多日也没有一个结果。朝廷中虽然对阴玉凤和石嫣鹰骂声一片,可是就算是态度坚决的王家和翊宇也只能是在嘴里说说而已,要真的想出什么办法来对付手握重兵的她们,却也是无能为力。而江家受这件事情所累,也只能是勉力自保,再也没有精力去调查王家和翊宇的行动了。

  这一天是大夏帝国太平贞治六年,二月十八日。江浩羽的书房之中,江家的重要成员正针对当前的局势开会讨论应急的方案。”

  ***的,这皇帝老儿也真是可恶!明明边疆有敌情,他却不信!这个该死的老贼,有机会我定将他给千刀万剐!”

  江浩廷怒气冲冲的大骂着,看他的样子如果皇帝这个时候出现在他的面前,他没准真的会将皇帝给剁了!江浩明苦思道:“大嫂说西域的伯林族有异动,那当然是真的!可是石嫣鹰也在这个时候报告说北疆的特勤人也有准备寇边的迹象?这是不是太巧合了?两方的蛮族怎么会同时在帝国边境附近聚集重兵呢?这种情况……就好像两方人马暗中有什么约定似的!”

  江浩天叹气道:“正因为两方人马同时寇边的情况前所未闻,所以皇帝老儿才会不相信边疆的报告嘛!不过……这样的事情可真是很罕见啊!也不知道石嫣鹰那方是不是确有特勤人寇边之事?唉!现在好!本来我们什么都没有做!让王家抓住我们这么一个把柄穷追猛打。唉!”

  江浩然鼻孔里哼了一声道:“王家现在可嚣张了!哼!不过我看最可恶的倒是翊圣那家伙,明明已经向青儿许诺要和我们携手对抗翊宇,到了关键时刻,非但不帮我们,还落井下石,倒打我们一耙!等事情过了,一定要想办法好好收拾这该死的墙头草!”

  江寒青看了看不作一声的父亲,咳嗽了两声道:“现在问题的关键是,我们怎么才能够打消皇帝老儿的疑虑呢?事情这样一直拖下去,对我们是极为不利!皇帝的注意力全转到了我们的身上,我们还能够干什么事情?而我们的精力也将被这件事情全部耗尽,将再也没有能力关注其他方面的事情,比如说王家的举动!如果王家趁着这个机会暗中搞鬼,我们将什么都不知道。”

  江浩羽抬起头环视了一下在座的家族成员,缓缓道:“我觉得石嫣鹰应该没有搞鬼,她那方是真的有敌情出现,就和玉凤遭遇到的情况一样。”

  江凤琴听他说得如此肯定,愣了一下之后问道:“大哥为何如此肯定石嫣鹰那方没有在搞鬼?”

  江浩羽微笑道:“你们想一想啊!如果说石嫣鹰这么做是捣鬼的话,那背后就一定有她的动机啦!可是这动机是什么呢?我想不出来!总不可能是李家要藉机造反吧?我看啊,就算给李家十个胆,他们现在也不敢造反!反过来看,既然没有任何动机可以支持石嫣鹰这么傲,而抗旨不遵的结果她又十分清楚,那她还敢随意乱来吗?如果不是确有其事,她敢抗旨不遵、谎报敌情吗?她难道就不怕被皇帝查出真相之后,找她算帐吗?石嫣鹰从来就不是一个轻举妄动的人!她绝对不会做任何对自己没有好处的事情,也绝对不会打没有把握的仗!所以,我相信她么做一定不是在捣鬼,而是实实在在碰到了状况!”

  说到这里江浩羽顿了一顿,打量了一下众人的神态,见大家对他的话都深以为然,连连点头。清了清嗓子,江浩羽接着道:“既然两方面的敌情都是真的,那么这次边疆蛮族的异动就绝对不是一件单纯的事了!两方面的敌人怎么会这么巧同时发动对帝国边境的侵袭呢?我看事情绝对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,说不定……还和王家那帮龟蛋有什么关系!”

相关小说